嶺南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及組織行爲學碩士課程探討疫情之下香港如何打破人才危機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7月26日 - 疫情加劇了香港的人才危機,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總就業人數從2019年5月至2019年7月的385.5萬人至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的361.05萬人,減少約24.45萬人。2022年1月,香港美國商會(AmCham)進行了一項調查,并在其「2022年商業信心調查報告」中發現,超過40%的在港美國公司員工表示可能離開香港,而在接受調查的美國公司中,超過25%的公司表示想要離開香港。

同樣在 2022 年 1 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 (JETRO) 也表示,"在香港的 251 家日本公司中,有 37%的公司表示,與一年前相比,現在在當地招聘更加困難"。前任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於2022年3月30日承認"我們人才流失,部分企業高層離開香港,這是不爭的事實" 。

對此,蘭桂坊集團的行政總裁艾倫澤曼提出了開放的建議,他認為"我們必須開放香港。擔心健康問題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作为國際金融中心,我們也需要有活力的經濟生活"。

Oxford Metrica 也在 2021 年為香港金融發展局進行了一項調查,該局在其《2021:香港——全球領先的金融中心》報告中指出, "香港的挑戰將是在想方設法確保其繼續成為外派人員的熱門城市的同時,吸引本地最優秀和最有才能的年輕畢業生加入金融服務行業。"因此,香港需要特定的人才戰略和具體計劃,以保持和加強其人才競爭力優勢。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公佈的數據,於2021年第四季度,香港按行業劃分的綜合就業分佈為:製造業就業人數為8.91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 2%,涵蓋其他多個重點行業的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88.4%,其中金融和保險服務業為28.65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7.8%,貿易及物流業為 87.76 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 23.8%,專業及商業服務業為 40.18 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 10.9%。

鑒於目前數字需求、外派人員離境、香港居民移民、人口高齡化以及低生育率的現狀,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佈的統計數據,65歲或以上居民的百分比預計將從 2021年的 70.37萬人,以 5.05% 的年均增長率增至 2027 年的約 94.6萬人。

預計5年後,到 2027 年,因爲新增勞動人口與退休人員數量之間的差距,香港的人力供需差距將擴大至約 17萬個職位空缺,而其中最缺少的是專業和商業服務人才,預計5年後將缺少3萬2千人,金融5年後將缺少1萬6千人,而咨詢及通訊業5年後將缺少1.2萬人。

為實現人才戰略,我們可以根據人才可能留港的時間,製定不同的針對長、短期人才的發展博弈計劃。

長期人才的來源主要包括本地及外地在港就讀的高校學生、專業人士、内地人才與包括高技術人才在内的優秀人才。而短期人才的來源則主要爲外派人員。

1.第一類長期人才的來源 – (香港本地及非本地應届畢業生)

第一個目標人群是在香港高校就讀的包括本地及外地居民在内的應屆畢業生。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UGC) 資助的課程每年有將近 3萬名畢業生,據教資會報告,2021 年這個數字為 2.88萬人,其中約 13% 為中國大陸學生,而該數目約占所有非本地學生總數的 67.1%。

此外,就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公佈的數字而言,香港有約49,000名研究生修讀政府資助和自資的研究生課程,其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而在高等院校中,修讀商學課程(包括商業管理與金融學科在内)與電腦科學及資訊科技的學生人數分別約為1萬3千人和5千人。

另外,英國自2021年初開始推出"BNO"(英國僑民)計劃,符合條件的香港居民及其家人均可申請相關簽證在英國生活、學習或工作。 2022 年 5 月,英國啟動了另一項名為 "HPI" (高潛力個人)的簽證計劃,旨在吸引全球過去 5 年内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任何在《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至少 2 種綜合成績排名前 50 的大學畢業生均可申請 "HPI" 簽證,香港几所大学亦在該名單之列。英國的 "BNO" 與 "H​​PI" 計劃對香港 "人才流失" 的影響暫未得知。

2.第二類長期人才的來源 – (通過各類人才輸入計劃來港的專業人士、内地人才,以及科技人才)

香港也推出了不同類型的人才引進計劃,為其積纍寶貴的人力資本。因此,香港第二類長期人才的來源包括通過一般就業政策(GEP)來港的專業人士、通過輸入内地人才計劃(ASMTP)來港的内地人才,以及通過科技人才入境計劃(TechTAS)來港的具有科技相關背景的人才。据香港入境事務處統計,疫情前,每年通過這些入境計劃來港的人才數目約為32,000。

3.短期人才的來源 – (外派人員)

第三類目標人群則爲外派人員。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外籍人士的比例較高,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提供的統計數據,2018年香港共有41,592名外派人員。

加強香港對這些人才的吸引力至關重要,而現有的方式及思維模式不足以解決日益嚴重的人才危機。

對於本地應届畢業生:
1. 為其創造並擴大在香港和大灣區(GBA)的就業機會;
2. 繼續擴大就業援助計劃至大灣區範疇;
3. 通過其他途徑進行支持,例如住房補貼,職業發展道路指導和稅收優惠等。

對於非本地應届畢業生:
1. 政府可考慮通過為非本地學生提供更多獲取獎學金的機會,放寬就讀期間在港工作的限制之類的方式,吸引學生來港就讀;
2. 繼續簡化非本地畢業生(IANG)簽證的申請流程,並考慮延長IANG簽證的有效期(每年約有9千人申請IANG簽證),以吸引非本地學生畢業後繼續留在香港工作;
3. 另一個更有吸引力但同時存在爭議的方法,是讓政策制定者考慮更新移民政策,將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居民的居住要求從7年縮短至4年;
4. 推行類似於新加坡的助學金計劃,免除一定數額的學費,以換取在香港工作的固定時限;
5. 與香港内不同的企業合作,為非本地應屆畢業生提供實習或工作的機會。

對於專業人士、内地人才與科技人才
:
1. 短期內,放寬出行及檢疫限制可減輕人才流動的阻礙;
2. 加大研發其他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創造更多相關職業,吸引並留住科技人才。据香港政府統計處於2021年年底的報告,目前香港的研發投入在其GDP的佔比不到1%。從The Global Economy公佈的數據來看,早在2018年,全球某些地區的研發投入佔GDP比例已接近5%。而歐洲執行委員會公佈的資料則顯示,研發投入在歐盟的該佔比,於2020年已達2.32%.
3. 為來港的重點行業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或稅收優惠;
4. 增加政府資助以促進學術研究的知識轉移;
5. 政策制定者可以考慮協助這些人才在香港及大灣區内找尋更多工作的機會;
6. 除 IANG 計劃外,政策制定者可以考慮延續和擴大一般就業政策 (GEP) 和技術人才錄取計劃 (TechTAS)。

對於外派人員:

1. 政策制定者可考慮為重點行業内或掌握重點技術的相關外派人士制定並實施免稅假期;
2. 配偶職業發展支持,例如資助一定數額的學費用以參加受認可的課程;
3. 加强給予外派人員子女的教育支持,政府可重新考慮繼續支助英基國際學校,以確保為外派人員子女提供優質的國際教育;

總得來説,目前香港現行的人才計劃難以解決該城市的人才危機,政策制定者應考慮實施更加創新和更具有競爭力的策略,為香港吸引並留住各類長、短期人才。



Hashtag: #嶺南大學

發行人全權負責本公告的內容
來源:

Lingnan University

類別:

Education

閱讀:

English

發佈於

26 Jul 2022

過去的新聞稿

#Education #Advertising, Marketing & Public Relations

26 March 2024

Opening ceremony for Lingnan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to attract world-class scholars

聯繫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立即聯繫我們